在建设商品市场大省、网上市场大省、电子商务大省中,再创浙江贸工联动的新辉煌。
就各国一般而言,贸易顺差占GDP比重在3%左右较为合理。畸形的地产市场让企业家做大实业的目的变成了简单的一句话赚钱,以后去搞房地产。
美国于2008年11月25日至2009年3月31日首先推出总值17,250亿美元(约13万亿元人民币)的第一次量化宽松,又于2010年11月3日至2011年6月30日推出总值9,000亿美元(约6万亿元人民币)的第二次量化宽松。最新CPI显示,2011年10月通胀同比大幅降至5.5%,而前一个月为6.1%,创5个月来新低。假设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预期为3%-5%,与一年期存款利率3.5%相加,那么每笔热钱流入中国一年的套利利润预期值在6.5%-8.5%。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信心指数逼近临界点,中小企业的经营困难以及外贸需求的减弱,都显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仍将放缓。因此,保增长或将重新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的首要任务。
吴敬琏总结的经验是,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改革,推进市场化的改革,以及支持市场经济的其他社会、政治的制度改革。七年来,欧盟一直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欧洲经济一旦出问题,将直接影响中国经济。尽管农村居民的财产构成较之城镇居民多出一个土地价值项,但由于每年农村居民都比城镇居民多出很多社会保障性支出,农村居民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严重,与农村居民相比,城镇居民会把这一部分节省下来的钱用于积累金融资产或其他财产项目,从这个角度来讲,农村居民财产项目中的土地价值项起到的作用应该是平衡和缩小人均财产分布的城乡差距。
农村居民净财产,定义为净房产、金融资产、生产性固定资产、耐用消费品价值和土地的价值之和,减去非住房负债。需要说明,经济发展是房地产市场繁荣的原因,而不是结果,任何试图凭借房地产的虚假繁荣作为所谓支柱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做法都不可取,只会有房无市、有地无场。农村地区,旧房转让和新房交易很不发达,房价很低,而城镇房价持续攀升。在土地转换用途的过程中,不需要在原有的农村土地拥有者和最终获得土地的城市新使用者之间进行直接交易,这种做法显然损害了农村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利益。
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借鉴法国政府的相关做法,即除了对城乡居民征收个人所得税以外,对其存量财产也进行税收调节,主要的税种为:财产转移税、财产升值税、巨富税等。城镇居民选择的前三位都是电器设备,更注重生活便利化。
如果在一个国家里,花费在供玩赏的动物食品的费用大于帮助穷人上学的费用,没有理由不认为这是财产分布和收入分配的巨大缺陷。缩小城乡居民财产差距,除上述四条建议外,也对宏观调控中的再分配政策提出了更高要求,一定要使税收和转移支付政策朝向更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和财产差距的方向倾斜。受教育程度和文化修养的城乡差别也会造成居民需求层次上的差别,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从未用过甚至听说过电脑的农村居民会产生对家用电脑的需求。此外,城乡居民需求层次上的差别也造成了人均耐用消费品价值的城乡差距。
加强农村土地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允许农村居民将其拥有的30年土地使用权折现,直接参与二级土地市场交易,可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居民的土地价值。如表4所示,十五期间,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38.2下降到36.7,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则从47.7下降到45.5。(见表2)(三)居民财产分布的城乡差距居民财产分布的城乡差距,是一种组间差距,本文并未采用十等分组法、基尼系数分解法、泰尔指数、基尼系数和洛仑兹曲线等这些常用于分析组内差距的方法和指标。土地价值的变化特别引人注目,人均土地价值7年间下降34%。
我国居民财产分布的城乡差距是社会贫富差距的组成部分,因此,缩小城乡居民财产差距的过程,就是防止和避免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发展最终目的的过程。政府应当尽快出台一些相关政策法规,鼓励并支持农村房产交易,规范农村房地产市场的交易秩序,切实维护农村居民的权益,缩小城乡居民房产价值差距。
(一)住房制度改革及一些不规范操作方式导致城乡居民净房产差距拉大1998年开始,我国开始全面取消福利分房,实行住房商品化。学界对增量问题的关注远甚于存量问题。
首先,农村居民相对于城镇居民理财知识比较匮乏,即使收支余额相等,也会因理财结构不同,使双方金融资产增量差距拉大。(三)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支持农村生产经营活动和便农理财李子奈(2006)利用3000户农村家庭的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多种计量经济学模型,系统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与问题,研究发现,一些非正式金融组织更能适应农户需求的特点,从整体上提高那些面临信贷约束的农村居民的福利。(四)土地价值持续降低是人均财产分布城乡差距产生和扩大的重要原因政府赋予每个农村居民30年的土地承包使用权,以此来促进农村居民形成对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的预期,调动其生产积极性,进而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城镇居民没有这项权利。比如,生存生活环境的城乡差别也会造成居民需求层次上的差别,当电没有通到农村的时候,即使那里的居民已经相对比较富裕,但是仍然想不到去购买哪怕任何一种电器设备。尽管居民收入差距很大,但若支出差距同向悬殊,则会缩小双方的金融资产差距。(四)加强农村土地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增加农村居民的土地价值我国土地政策的重要特征就是对待城市与农村土地上的绝然分割。
(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并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当前需要重点完善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现代化服务体系建设,实行各项支农政策,对农村继续实行三减免、三补贴政策。比如,根据马斯洛的理论,需求层次会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加而逐渐上升。
(见表1)(二)农村居民财产的分布状况从1995年到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总额从11427元上升到12938元。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收入分配课题组2006年暑期对全国20多个省市的城乡居民调查发现,城乡居民对耐用消费品的偏好次序差别很多,对农村居民来说,前七位是,大型家具-缝纫机-自行车-彩电-洗衣机-组合音响-冰箱。
因此,土地价值的持续降低,是导致人均财产分布的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原因。居民财产分布城乡差距的现状城镇居民净财产定义为净房产、金融资产、生产性固定资产、耐用消费品价值和其他资产估计现值之和,减去非住房负债。
(三)城乡居民消费理念和需求层次差别造成耐用消费品价值的差距城乡居民消费理念差别是人均耐用消费品价值分布城乡差距产生的主要原因。收入是流量,财产是存量。但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差距从2001年的4493.2元逐渐扩大到2005年的7238元。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个长期的战略。
长远来看,必须加强农村的产业和就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建立及时、有效的农村金融市场,为大多数农村居民提供可以承受的、包括理财在内的金融服务,缓解农村居民的信贷约束,对于改善和提高农户的经济福利状况至关重要。
政府拥有从农村获得土地及将之出让给城市使用者的排他性权力。从表3可以看出,城镇居民拥有比农村居民高得多的房产价值、金融资产和耐用消费品价值。
本文特点是,着重剖析居民财产分布差距产生和扩大的原因,给出相关政策建议。对城镇居民来说,依次是,冰箱-洗衣机-彩电-微波炉-电话机(含移动电话)-淋浴热水器-家用电脑。
六项财产中,土地和房产仍是最大的两项,约占74%。城乡居民需求层次的差别由很多因素造成。如法国政府对本国居民旧房买卖征收9%左右的财产转移税,遗产继承税的税率从5%至60%不等,个人拥有的动产或不动产超出一定限额时,还须交纳巨富税,税率从0.55%到1.65%超额累进,财产越多,纳税也越多。城乡居民在理财知识、地理位置上的差距也造成了金融资产分布的城乡差距。
如表3所示,其相对差距分别是5.3倍、7.5倍、4.2倍。进入专题: 居民财产分布 城乡差距 。
我国政府已经采取措施旨在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对此,笔者有如下几点政策建议:(一)挤压城镇房地产市场泡沫、稳定房价,鼓励并支持农村房产交易我国城镇房价难以下行的根本阻力在于政府态度和决心不坚定,或是受到利益集团的攻关,或是官员们自身陷入一种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的路径依赖。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一是建设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制的对接,二是加强农村医疗保险,尤其是大病统筹制度建设。
当然,土地制度的市场化改革需要分步、逐层推进,还需考虑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局,也就是粮食主产区的土地不可随意用于城镇化建设或其他非农用地。商品追逐金钱,并不关注社会最大需要。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说黑道白网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